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遏制“车轮上的腐败”,中央提出“公车改革”,谈谈你的看法

[复制链接]

30

主题

46

帖子

3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0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一些单位的公车消费逐渐演化为权力消费,公车俨然成了领导干部的地位和身份象征,有条件的要购车,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购车,去年网上就爆出铁岭市西丰县委书记乘坐的价值100多万的越野车,还悬挂着套牌军牌。领导干部利益公车迎亲、旅游、购物、接送子女等不良之风愈演愈烈。由于公车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公车在采购、维护和运营各方面都存在着比社会车辆更高的成本,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平均为0.82万元,而机关公务轿车则高达3万元以上,隐性浪费极为严重。一些公车管理部门不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来确定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定卡加油、定点维修,使一些领导干部及其身边工作人员趁机钻空子,以多种理由多报维修和加油费用,将差额据为己有,腐败问题随之而生。
       在民意的推动下,公车改革断断续续地推行了20多年,杭州、昆明等地的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公车改革基本处于原地踏步,各界一直呼吁有关部门公开全国公车总量的详细数据,但一直没有进展。2002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向媒体透露,他看到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称,“全国的公车大致是230万辆,开支在15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

        公车消费占据了“三公消费”的很大一部分问题主要有:一是超规格、违反规定配车所在多有;二是公车私用现象普遍;三是公车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四是管理制度不严格导致腐败多发易发。
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严控行政成本,是建设廉洁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车改革要坚持效率和经济原则,既要能够满足公务所需,又要避免浪费和腐败,切实将行政经费用在刀刃上,树牢“要让百姓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的观念,落实好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
        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公车改革涉及面广,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整体推进。目前,杭州、昆明多地在公车改革上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还有很多地方公车改革停滞不前。这就要求在前期各地试点的基础上,从全国层面统筹规划,吸收各地车改的成功经验,统一部署。一是实现车改在所有党政机关、享受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国企等部门的全覆盖,确保应改尽改。二是做好车改整体规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边改边增、不减反增等情况。
        二要搞好公车改革。坚持领导带头。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公车改革,直接牵涉到领导干部的利益。李克强总理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公车改革必须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强化各单位“一把手”的政治责任,完善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制,确保领导干部带好头,做好表率,以火车头精神带动公车改革良性运行。
        三要强化技术支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公车改革。探索装载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时监控公车运行的有效途径,积极借鉴基层实践和国外公车管理的有益做法,提高公务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区分度和识别度,确保公车改革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四要加强监督约束。公车改革必须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一是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用群众看得懂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本单位本部门的公车数量、公车消费情况,公布的项目要细,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让群众清楚每一笔钱的用途。二是审计部门要强化账目审计等专业监督的力度,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神”。三是进一步畅通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曝光公车配置和运行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四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严密的制度涉及、高昂的违法违纪成本,倒逼公车改革顺利推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6

帖子

3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19:06:51 | 只看该作者
公车消费是“三公”经费的大头,近年来,超标准配车、公车私用等乱象在群众中形成了不良观感,也容易诱发腐败行为,这与建设节俭政府的目标不符,改革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要求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为公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五粮液集团和新余市直机关拍卖超标准、超规定配备公务用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总体上符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精神。拍卖前公开发布信息,拍卖所得款项上缴,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做法值得肯定。相比于不少地方封存超标准超规格配置的公车,拍卖公车需要更加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拍卖公车最重要的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避免低估车价或竞拍得款去向不明。公车价值的评估,应该邀请与拍卖单位没有利益关联的第三方主持。对二手车价格的计算,应该综合考虑车辆的购买价、使用年限、行驶里程等因素,通过专业评估确定起拍价。拍卖价格不应由车辆所有者制定。
其次要做好拍卖信息的全过程公开,做好监督工作。应该在官网的醒目位置公布包括车辆型号等与拍卖相关的信息、车辆起拍价评估报告、车辆购买人信息等,以邀请相关代表或采取公证处公证等形式全程监督拍卖过程,用全过程的公开透明防止内部操作。
三要合理确定公务交通的补贴标准,防止补贴成为变相福利。车改后的公务交通补贴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脱离实际情况制定过高的补贴额度;二是区分不同情况,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需求,确定与工作总量相匹配的补贴额度,不搞一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6-17 17:11 , Processed in 0.2355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