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接地气

[复制链接]

953

主题

1013

帖子

495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9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9: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接地气

2015-07-22 《前线》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来调研就是希望大家开门见山、一吐为快,这有利于我们听真话、接地气。
         ——在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同企业劳模、科研人员和一线职工座谈,2015年7月17日
        “接地气”,乃一民间用语,意为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地气”,辞海有解:曰“地中之气”。其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升腾”。树木“接地气”,枝壮叶茂,参天挺拔;花草“接地气”,葱翠欲滴,争相吐艳;庄稼“接地气”,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人更需“接地气”。生在农家,总在田野里劳作,身体就强健;住在城里,常去公园走走,则身体健康。
       引申开来,在别的方面也应“接地气”。
      教师讲好课,受学生爱戴,自然要接好学生的“地气”;园林工人让树木葱茏,也得接种花养草知识的“地气”……三百六十行,哪行干得好,干出名堂,都得接好“地气”。
       文艺作品让人爱看、耐看,少不了“接地气”。记得,有人问冯小刚拍好电影的秘诀,他给出答案:“接地气”;《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收视率一路高扬,赵本山说因为这是一部农村人拍的农村戏,“地气”十足;《幸福来敲门》、《家常菜》等电视剧,讲述普通人柴米油盐的鲜活故事,也接足了“地气”,人们岂能不爱看?如果不“接地气”,远离现实,观众就会用脚投票。      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让人爱读、耐读,自然离不开“接地气”。而今媒体倡导“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在“接地气”。只有“接地气”,才能真正熟悉群众语言,学会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最活泼,最富有生活气息。一味在办公室苦思冥想、生搬硬套,写不出清新鲜活、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只有下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说得上话,群众才会和你掏心窝子交流,你才能听到来自生活、发自肺腑的心里话,这样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生命力、感染力。
         党员干部做好工作,更须“接地气”。毛泽东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谓调查,若生动形象地比喻,不妨说就是“接地气”。当年有些党员干部作风不良,脱离群众,全然不知下情,凭主观臆断指导工作,对此,毛泽东提出党员干部必须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并且指出,不这样做,闹出类似“何不吃肉糜”的笑话绝非危言耸听。的确,对党员干部而言,群众就是“地气”,须臾离不得、疏远不得,不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执政智慧与力量源泉。从党员干部深入群众的实践与体会来看,“接地气”可谓好处多多、益处大大。“接地气”能积淀底气,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接地气”能生发灵气,从群众的实践中找到新点子、新思路;“接地气”能催生正气,群众的诚实淳朴,会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接地气”能汇聚朝气,在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接触新事物,学到新知识,燃烧激情,催发干劲。
      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力大无比,只要他脚踏大地,就无往而不胜。可当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其秘密后,把他举在半空中,他就断了“地气”,被杀死了。这个神话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寓意深刻。它提醒我们的党员干部,到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千万别忘了“接地气”,始终和群众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6-16 19:38 , Processed in 0.28913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