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除以药补医,下好医改一盘棋(人民时评)

[复制链接]

36

主题

42

帖子

2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0:4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破除以药补医,下好医改一盘棋(人民时评)

破除“以药补医”不仅是取消药品加成,而必须同步建立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药品的采购方式,改变医保支付方式

“北京市医改放大招了!”日前,《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方案明确所有在京公立医院实施医药分开,到2017年底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北京市集中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好医院、好医生、好技术扎堆。“全国人民上协和”“留着最后一口气、最后一笔钱到北京看病”,虽然夸张,却也折射普遍现象。北京市的医改举措,因此格外引人关注。

此次方案总结了北京友谊医院等5家医院的试点经验,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管理体制,治“以药补医”顽疾。在此基础上,推出防止“有病乱投医”的分级诊疗、完善医生薪酬体系。不仅回应了各方关切,也让人充满期待。

我国的“以药补医”,要从1954年开始算起。当时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财政对医疗机构进行补贴,同时允许医疗机构将药品价格的15%加成留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投入占比越来越少,医院运行成本却越来越高。医院要“养活自己”,一个重要的收入渠道,就是药品加成收入以及医疗服务收入。而医疗服务即各种医疗活动的费用一直比较低廉,相应的是,药品、耗材的收入节节攀高。目前,这已占据医院收入的四成以上,成为医院的收入大头。

在很多发达国家,医院药品收入一般只占10%—20%,医疗服务收入反而占大头,医院“以医养医”,收支结构合理,医生因而能够也愿意专心治病。而在“以药补医”机制下,医院收入与药品收入直接挂钩,医院通过多开药、用贵药增加收入,不规范的诊疗行为难以避免。看病越来越贵,医患关系恶化,并形成灰色的药品购销利益链,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发展。要打破“药品利益”,医院、医生、药商、患者、政府就可能“一损俱损”。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复杂而交错的利益,考验着改革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2012年,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5家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同时设立医事服务费,由医保实时补偿。改革成效明显,截至去年10月门诊患者的次均医疗费减少54元,下降12.6%,次均药费减少83元,下降27.6%,住院患者例均医疗费减少1706元。15%的药品加成,整体“平移”为医事服务费。这样“暗账变明账”的利益计算,让制度设计更科学合理,给了自我革命以底气和勇气。

不过,这样的改革举措,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仍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待解。医药分开改革,让这些试点医院成为药费洼地,很多人尤其是外地患者,到别的医院看病,到试点医院抓药。另外,医疗服务价格、药品采购方式、支付方式改革等,还没有进一步开展,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合理的收入结构,并最终倒逼出管理机制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看,治疗“以药补医”的顽疾,不是单纯取消药品加成,必须同步建立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药品的采购方式,改变医保支付方式,才不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如果没有“三医”联动及财政、人事、分配等配套措施的改革,就难免“换汤不换药”,让改革难以落地。而北京改革试点的经验也表明,唯有把各个环节、各方利益都纳入“改革一盘棋”,才有可能把这盘棋下活、下好。

如何总结经验,牵住医改“牛鼻子”,打好这场点、线、面结合的战役,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实属不易。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福建三明的医改广受代表委员好评。情况更加复杂的北京,能否成就“北京经验”,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现患者、医务人员、政府“三满意”的效果,我们充满期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6-2 06:07 , Processed in 0.27918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