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人民时评)

[复制链接]

36

主题

42

帖子

2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1:2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人民时评)
“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在天津大学日前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民政部官员透露的这一信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民政部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留守儿童,这个令人牵挂的群体,将有更加精确的“生存地图”。
  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抽象的群体,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有着独特的年龄结构、个性特征和多样需求。关爱留守儿童不能笼而统之,而应该在“精准”上下更多功夫。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精确数字一直付之阙如,而各种统计又莫衷一是,倘若连底数都摸不清,那就谈不上摸清情况、给予关爱,遑论在此基础上的精准帮扶、因人施策。因此,摸清留守儿童底数,正是迈出“精准关爱”的关键一步。
  这些年来,无论是政府的帮扶政策,还是社会的公益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越来越精准化、精细化。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把“精准”固化为制度原则。而从“三元免费午餐”致力于身体健康,到“上学路上”“爱心妈妈”着眼于精神陪伴,“精准”也是各类公益活动的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固然需要政府、社会、专业机构等协同合作,但协同合作的前提正是要针对具体需求实现“精准关爱”。
  事实上,在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群体中,有的孩子掰着手指头数着父母回家的归期,更多需要精神抚慰;有的孩子与爷爷奶奶守着家徒四壁的农屋,更多需要物质资助;有的孩子在孤独寂寞中变得行为孤僻、性格内向,尤其需要心理辅导……每一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只有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给予他们渴望的关爱,才能抚平流动时代的家庭之伤、社会之痛。
  目前,尽管“精准关爱”已经开始发力,但是真正做到“精准”仍然任重道远。有的地方,政府部门逢年过节组织慰问看望,仅仅是“节日性”问候,而缺少日常性的帮扶与关爱;有的公益项目组织捧着“爱心”上山下乡,但是时间太短,以至于还没有熟悉情况,大学生、志愿者就已匆匆离开。这正如有人指出的,“问题并非出在关爱资源的不足上,而是我们的救助结构有缺陷,帮扶的姿态形式感太强”。无论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还是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关爱留守儿童都应该摒弃“形式思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笼统关爱,更不是忽强忽弱、乍有乍无的随机爱心,而是真正融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关爱与呵护。
  哪个孩子不眷恋父母的怀抱,又有哪个父母不愿意在孩子牙牙学语中感受快乐、在孩子茁壮成长中体味幸福?既然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撕裂不可能瞬间填平,既然“霓虹灯下你们身影迢迢,乡间的小路我们形单影只”的分离无法短期弥合,那么,就让我们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以他们渴望的形式抚慰孤独、陪伴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6-2 03:21 , Processed in 0.2797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