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214时评精选】“一顿饭吓跑上海女友”的联想

[复制链接]

36

主题

42

帖子

2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6: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点半 于 2016-2-15 16:03 编辑

原标题:“一顿饭吓跑上海女友”的联想
  “一顿晚饭吓跑上海女友”引爆的网上争议一直在持续;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城乡差别”。一个多月来我在山区农村跑了一些地方,所见所闻,对“城乡差别”这个概念,对实际存在的城乡差别现象,产生了一些以前所没有的感受、感想。

  一说“城乡差别”,人们很容易产生“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二元分立认识,并将这种思维模式用到所有城市和农村事物的头上,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似乎与“农”字沾边都是不好的,然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看农村、农民。看看网上对“上海女友”故事的议论,就知道这种居高临下的城里人还是很多的。这种居高临下,也下意识地表现在农村工作中,没有什么“城乡差别”。

  跟过去比,很多山区农民肯定富起来了,至少以前不可能有那么多摩托车,比过去交通基本靠走,肯定方便多了。但是,开车不戴头盔十分普遍。后座上一个老婆两个孩子,4个人都不戴头盔;或者是一对年轻情侣,在急弯的山道上疾驰而过……但是没有看到一条安全警示标语。骑摩托不戴头盔,能不能也成为山区的“不准”?如果多几个人知道要戴头盔,减少事故伤亡,难道不值得吗?不是不会算这个账,如果缺乏为农民服务的意识,或者根本就不认为自己的职责是为农民服务,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路过一个村庄,路边立着一块水泥浇起来的碑,上书一行大字:“省级安居温饱村”。立碑者是该县扶贫办和乡政府。一个村达到温饱水平,就要树碑表功,那么达到温饱前农民的贫困,又该怎么说呢?这里是否表现出政府理念的误区呢?如果一个城市人把自己置换为这个村的村民,你每天进出村子,都要看到这块碑,会是什么感受呢?如果什么感受都没有,若无其事,又该怎么看呢?

  农民也有农民缺点,也需要现代化。在一个山区集镇上,经历了的一个交通堵塞的场景,感受非常复杂。在狭窄的街道上,路边的摊位有半个摊位摆在机动车道上,汽车或拖拉机被摊位挡住去路,摊主无动于衷,而司机似乎也不着急。加上车辆的逆行、“逆停”、横插一杠,堵得无法动弹,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着急、上火。不着急,说明他们没有效率意识;拥堵不堪,说明他们不善协调、配合,不适应现代生活。但是,一个当地人看到我们的浙江车牌,上前问我们要到哪里去,然后给我们指了一条绕开堵塞点的道路——他有效率意识,而且是别人的效率。

  无论是中国的成就,还是中国的问题,都与城乡二元结构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但是,我们看待农村、农民的眼光有没有现代化?核心问题是:你是管农民的,还是为农民服务的?“管”,就容易居高临下,就容易以管理为本位;服务,才可能平视,才可能以农民为本位去想、去做——农村工作能否实现“现代化转型”,是决定农村、农民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4-20 20:04 , Processed in 0.2485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