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烈推荐 | 中组部大笔杆近期发表,16篇力作, 篇篇精彩!】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353

帖子

14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5:34: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 录
2018年
1.多问一问“炮弹”往哪发了
2.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3.聪明莫过“不聪明”
4.抓落实的思考:落实贵在“头雁效应”
5.学会“看全局”
6.领导干部要多些“烟火气”
7.“好缺点”是种假把戏
8.新时代的改革者
9.做一股“清流”
10.做“四个一”的改革者
11.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12.做人做事做官“十法”
13.做人做事做官新“十法”
14.人,得有一股“拧拉”劲
2019年
15.浩养昂扬“民气”
16.懂得看“桅杆”
正 文
多问一问“炮弹”往哪发了
(2018年1月5日)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说,我们干工作、做事情,好比向敌方阵地发炮弹,不能只管“炮弹”发了没有、发了多少,而不管“炮弹”有没有发到敌方阵地上,是不是对敌方有生力量造成有效“杀伤”。这段比喻形象而生动,深刻道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工作中,类似“发炮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只顾发文,诸如“关于××通知的通知”一大串,被戏称为“文件生蛋”;有的一味偏爱开会,大会套小会,对于会议究竟解不解决问题,会议精神有没有落地生根,概不负责,成了纯粹为开会而开会;有的则喜欢搞大呼隆检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或者被安排得好好的,人家给什么看什么,无形中给被检查者站了台、当了托;还有的习惯于表态时调门高、决心大,行动时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诸如此类问题,反映出不少干部只管“做了”,却不管“做好”,或者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管“差不多”不管“差多少”,只为向上“好交差”,却不怕对下“难交待”,甚至不怕因此“交学费”。
        “炮弹”是用来消灭敌人、摧毁阵地的,不是用来好听好看好玩、当摆设的。如果把我们的文件会议、检查评比等一切工作比喻成“炮弹”的话,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问题、务实管用。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表面热热闹闹发“炮弹”,而不太注意“炮弹”打得怎么样?说到底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一些干部要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所谓政绩,只顾往自己脸上贴金,而不顾群众和集体利益,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政绩观歪了,“炮弹”打出去也就偏了。如椽巨笔原创整理发布。
        不管效果乱发“炮弹”,会耽误“炮击”的黄金时间,错过打击“敌人”的有效时机。会造成一种“炮声”隆隆的假象,不是迷惑了“敌人”,反而是迷惑了自己,而且还大量地浪费“炮弹”。更重要的是,倘若再让那些发“空炮”的人,不但得不到惩戒反而得到好处,那更是误导和扭曲干部的价值观政绩观,让不少人陶醉和麻痹于“炮声”隆隆的形式主义中不能自拔。
        我们的“炮弹”都往哪发了?多问一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偏纠错,提高“命中率”。“做”是基本的,“做好”才是根本的,一切没“做好”的做,都是白做。我们的干部要力戒一切形式主义,经常检查追问“往哪发”“落在哪”“命中了没有”,看看有没有放“哑炮”“空炮”和“礼炮”,看看哪些是“虚弹”,哪些是“臭弹”,及时发现问题,倒逼问题的解决。
        多问一问“炮弹”往哪发了,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折射出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准科学的方法。在一次次追问中让“做了”变成“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弹无虚发。
       
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2018年2月7日)
       
        近日读书,读到书中一句话“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读罢此言,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分,感触颇多。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或许是对人“是不能不政治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是不能不政治的”。然而,现实中,对政治不以为然或真戏假做、假戏真做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觉得政治是“搞政治的人”的事,自己是搞业务、做学术或吃技术饭的,似乎跟政治沾不上边、搭不上界,感到隔得远,与己无关,于是对政治漠不关心、毫无兴趣,常常处于绝缘状态,有的甚至平时连党报党刊、《新闻联播》都从来不看,对大情要事、形势变化从来不问;有的却对政治有一种偏见、成见和误解,觉得政治太“高冷”,视政治为异物,甚至认为政治就是整人,是搞斗争、玩手段、弄权谋,于是害怕政治、远离政治;有的则把政治纯粹当作了一种说教,整天热衷于抽象的概念和口号里,或多半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浅尝辄止上;还有的沉湎于政治游戏,而且入戏很深,成了“戏精”,口头讲政治,实质说归说、做归做,表面讲政治,暗地里却背道而驰、反向而行,等等。政治是现实的,也是具体的。这些年来,大凡“不政治”的人都或多或少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摔跤、翻船,栽“大跟头”、出“大问题”,让人唏嘘,更让人警醒。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政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现实里。政治是什么?它首先是一种信仰。“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人活在世上,总得信仰点什么,国无信仰不兴,人无信仰不立。而且,不仅要信仰点什么,更重要的是还要看信仰什么,不能像有的人那样,信鬼神、信“大师”,信那些虚无缥缈不靠谱的东西。信仰出问题,迟早得出事。政治是一种守正。就是恪守正道,有原则。明事理、懂规矩、守纪律、讲是非,便是做人做事乃至做官的正道,一些政治上出问题的人都是在这些问题上有瑕疵开始的,社会终是秉持正知正念正行者的天下,倘若有了正知正念正行,便守住了骨子里的那份“正”。政治是一种立场。人对任何事物都会有一种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鸵鸟”是做不成的,绅士也是做不好的,很多问题绕不开、躲不过、避不了,不是代表这个利益说话,就是代表那个利益说话,都得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看法,这就是现实。政治是一种人心。延安时期,毛泽东曾问胡耀邦什么叫政治?胡耀邦说了很多,毛泽东说,“没这么复杂,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做争取人心的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由此看来,信仰、守正、立场和人心,谁能缺得了、少得了,谁又能脱得了干系?无论是搞政治的,还是不搞政治的,概莫能外,这便是人“是不能不政治的”的缘由所在。人倘若“不政治”,便成了无头苍蝇、无魂躯壳。
        人“是不能不政治的”不是表表态、说说而已,它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既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担当。“不能不政治”便是要学会善于把我们的一切包括人生“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用政治的“望远镜”登高望远,用政治的“显微镜”见微知著,注意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有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和鉴别力。很多事物和现象一旦从政治上去透视,人生便有了高度和自觉。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即便是那些所谓跟“政治”关系不大的工作,都“不能不政治”,都不能在政治上说糊涂话、做糊涂事,“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特别需要说的是,作为党的干部,更“是不能不政治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要始终记住“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聪明莫过“不聪明”
(2018年2月14日)
       
        清代郑板桥有句传世名言叫“难得糊涂”,这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境界和处世哲学。同样的道理,在不少事情上,也不要过于“聪明”,或自以为聪明,有时“不聪明”其实是最大的聪明。
        曾被毛泽东称赞为“政治开展,经验亦多”的袁国平,是新四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人,在他的眼里,腐败是从公私不分、占公家便宜开始的。他在给侄子的信中写道:“或许有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样不聪明的人。”国学大师饶宗颐一生与书为伴,与诗为偶,终生求是、求真、求正,成了达古通今、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国学泰斗,然而他自己却说:我觉得我是个傻瓜,没人像我这样。一个自称“不聪明”,一个自喻为“傻瓜”,实则反映了聪明者的聪明之道,揭示了真正聪明的“密码”。
        人的本能,都是追求聪明、向往聪明的。但在有些事情上,却需要一点“不聪明”的劲儿。这种“不聪明”,就是在原则问题上不变通、不通融,讲认真、守得住,有时就得认点死理儿,有点“一根筋”;在是非问题上不投机、不钻营,敢担当、有硬气;在价值追求上不追名逐利、不跟风起哄、不随波逐流、不心浮气躁,有定力、有风骨。
        不过,现实中有些人似乎不太明白这个道理,硬“装聪明”的有之,“聪明”过头的亦有之。有的在公与私问题上,总喜欢占小便宜,打小算盘,贪一己私利;有的在是与非问题上,习惯于“装睡”“叫不醒”,爱打擦边球、走钢丝,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做一些似是而非的事,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当骑墙派;有的在虚与实问题上,热衷于玩虚的、搞假的,尽干一些“云罩雾绕”“虚头巴脑”的事,表面文章做得漂亮,甚至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做“两面人”,当“两面派”;有的在名与利问题上,“小脑瓜”转得飞快,“小动作”频频,还搞一些掩耳盗铃的事,等等。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是包不住火的,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觉得自己做一些事、搞一些名堂是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的,有的则以为自己演技好,而且左右逢源,会有人“罩着”,出不了事。更有甚者看到周围或身边的人搞小聪明、耍小伎俩得了好处、占了便宜,甚至得势又得利,于是也跟着来。这些其实都是在自欺欺人,都得为自己表面“聪明”实则不聪明买单。这些年来,那些特别会“来事”和过于“聪明”的人,或被撕下面具,或自己掉入“坑”里,或占小便宜吃大亏,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落个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
        聪明莫过“不聪明”,既是一种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更是做人做事做官的一种清醒和自觉。这里所谓的“不聪明”,实际上心里最清楚,在公与私、是与非、虚与实、名与利等问题上,自己的屁股应该坐在哪儿,什么是自己应该而且可以追求的,什么是自己不能也不必向往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跟风不起哄守定力,不耍奸不耍滑有风骨,真正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种“不聪明”是心中有数和心中有戒的“不聪明”,这种“不聪明”实乃最大的聪明。
抓落实的思考:落实贵在“头雁效应”
(2018年2月28日)
       
        春节一过,收心开工是第一课。今年是改革发展等各项任务“施工”的高峰期,任务重、事情多,怎样尽早尽快排出工序,抓紧施工,落实到位,“施工队长”至关重要。
        从实际情况看,不落实的原因有很多,但根子往往出在一把手。有的喜欢踢“半场球”,习惯搞“半拉子工程”,热衷剪个彩、揭个幕、奠个基、作一通报告,到现场“挥挥手”“鼓鼓掌”,就算以示重视、完事大吉了,成了“只摆花架不种花,只摆谱架不弹琴”;有的则满足于作作批示、画画圈,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好了”,既不管“下文”如何,也不听“下回”分解,当起了甩手掌柜;还有的却信奉“不干不够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完没啥意思”,或所谓“不落后头,也不出风头”,虽挂帅却不出征,虽坐诊却不号脉,成了“泥菩萨”“稻草人”,等等。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当天气转暖、群雁回家时,雁群在天空中飞翔,最重要的是领头雁。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而头雁惰,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这就是“头雁效应”。一把手就好比领头雁。《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一把手拿出“邹君断缨”的勇气,带头抓落实,与各种形式主义的套路决裂,便会形成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的壮丽景观。
        一把手作为“施工队长”,就是要多拿“图纸”进“工地”、到现场。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城大街上摆开桌子,与群众交流,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在哪里,现场就在哪里;矛盾、问题和困难在哪里,“工地”就在哪里。现场和“工地”往往是风口浪尖,要到那样的地方去接最烫手的山芋,到矛盾的漩涡中去排难除险,拎着乌纱帽干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做官。欲让人服从,得先让人服气。“施工队长”到现场、进“工地”,多钻“矛盾窝”,变“给我干”为“跟我干”,则能一呼百应、群而效之。
        作为“施工队长”,就是要精准组织施工,抓好“作业面”,随时随地解决问题。邓小平说:“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群众也说,领导干部待在上面不下来是官僚主义,下来不干事、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施工队长”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知道派什么“活”和怎么派“活”,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和怎么干,把任务细化到环节,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哪里工作困难多,哪个环节问题大,“施工队长”就要到哪里去,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什么事情最需要办、就亲自去抓什么事情,什么事情最难办、就带头去解决什么问题,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抓兑现,方能干一事成一事。
        一把手是一面旗,迎风一招,让众人响应而去;是一面镜,做得好让人找差距;是一个标杆,有一个刻度在那,让人照着学。抓落实,卡在一把手,难在一把手,重在一把手,成也在一把手。
学会“看全局”
(2018年4月9日)
       
        近日与一位基层干部交流,他谈到,经常说要顾全大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可自己身处一线,整天忙于事务,既无暇也不太会去“仰望星空”,到底什么是全局,怎样才能知全局、看全局往往似懂非懂。
        前不久看一个材料,说陈云同志当年主持财经工作期间有一个逛市场的习惯,百货商场、杂货铺他也喜欢看。有一次他去看一家只有5平方米的小店,见有个戴瓜皮帽的人手拿个水烟袋坐在后头抽,他说这个人是在思考进什么货、出什么货,该给顾客准备点什么东西。后来他经常引用这个例子,说我们需要这种戴瓜皮帽、拿水烟袋的人,能够站在较远的地方去看全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看全局就是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去研究和把握事物运行之“形”、发展之“势”。下棋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井冈山时期,有一次他站在黄洋界上问战士,从这里你能看多远,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能看到江西,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这既是一种胸襟、眼界和格局,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汉书•丙吉传》中讲到一个故事。宰相丙吉出门遇到行人斗殴,却不闻不问,驱车而过,当有个农民赶的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走过时,却马上停车询问缘由。下属不解,问丙吉何以如此重畜轻人。丙吉回答说:“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由“牛喘”而观“气节”之变,正是落叶知秋、见微知著看全局。
        不会看全局的人,难以知未来,也难以保局部,只会盲人摸象,凭感觉走路。现在,有的人总觉得全局是“知乎上”的东西,得由高层或者大人物来思考,自己人微言轻,用不上操那份心;有的或则居“庙堂”常被“浮云”遮蔽了双眼,或则处“江湖”却让“假相”忽悠了心灵;有的习惯于本位主义,盯着自家“菜园地”,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置全局于不管不问和不顾,甚至干出“挖墙脚”的事情来,等等。
        看全局,首先得学会“站在较远的地方去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避免“当局者迷”,有时候就得“跳出来”看,以旁观者的姿态审时度势,以超脱者的状态瞭望观察。其次得学会“站在高高的地方去看”。看全局不但要有角度,还要有高度,有政治高度、思想高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种高度则视野开阔、胸襟开阔、看得更远。还得学会“站在静静的地方去看”。水静下来才会清澈,人静下来才会清醒。远离喧嚣、浮躁、嘈杂和焦虑,远离各种功利,我们自会看到平时难以看到的东西。
        时不时慢下脚步、腾出时间和精力,站在“较远的”“高高的”和“静静的”地方去瞭望“诗和远方”,会让我们的路走得更稳更远。
领导干部要多些“烟火气”
(2018年5月3日)
       
        人们在谈论某个人不合群、脱离大众或不切实际、与社会脱节时,常常用“不食人间烟火”来形容。的确,现实生活中,身上缺少“烟火气”的人并不鲜见。
        比如,有的人官气、“衙门味”很大,总是高高在上,泡在文山会海里,脚不沾泥、手不沾土,说话办事云山雾罩;有的人贵族气、“少爷味”很浓,吃穿住行特讲究,热衷于讲排场、耍派头,俨然一副与众不同的样子;还有的人娇气、“大小姐味”很足,文件包有人夹着、水杯有人端着、外套有人拿着,独自出门甚至不会坐地铁、不懂上网购物,站在ATM机前一脸茫然;还有的人书生气、“迂腐味”很重,等等。
        “烟火气”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活气息,缺少“烟火气”的人,便少了生活的情趣,人生变得苍白无味。领导干部倘若缺少“烟火气”,说话办事就会与群众隔着一层,特别是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时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多些“烟火气”,说到底就是多接地气,意味着善融入、带温度、有魅力,更富人情味,既能走近群众,也能走进群众,成为一个可亲可近、让人舒服的人。
        多些“烟火气”,就是要多交百姓朋友。焦裕禄就是一个善交百姓朋友的典范。他曾经与基层干部、农民和技术员组成调查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还会住进老饲养员的牛屋,讨教治沙的真经;他走到哪个村都有熟人和朋友,群众亲切地称他“老焦”。人民作家柳青也是一个多交百姓朋友的榜样。有人说,到农民里面去找他都分不清哪个是柳青,从穿衣打扮到容颜,就一个关中老百姓的样子。《创业史话》这幅画中有个细节,当年柳青席地盘坐与农民拉家常,他手中抽的旱烟袋是农民随手递给他的。柳青是真正跟老百姓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所以上级文件下来他都知道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
        多些“烟火气”,就是要常过普通人生活。当年习仲勋下放洛阳耐火材料厂时有一习惯,每天上午9点都会去厂里的大澡堂泡个热水澡,一块儿泡的经常有下夜班的几十个工人,他总是边泡澡边与工友们说着工厂的事、家庭的事、国家的事。常过普通人生活,可以体会到平常人的酸甜苦辣,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多些“烟火气”,就是要常去街头巷尾转转。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是冒“烟火气”的地方,那里有火热的生活,有生动的实践,有“活跃跃的创造”,那里还有鼎沸的人气、嘈杂的吵闹,有鲜活的群众语言。当年陈云就有一个逛市场的习惯,他连百货商场、杂货铺也喜欢看。常去街头巷尾转转,往往能听到真话、看到真相、找到真情。一位退下来的老同志说,他当年最喜欢去街头巷尾、大院门口,与那些修自行车的、补鞋的、摆地摊的百姓聊天侃大山,在那样的地方,可以熏陶到“烟火气”。
        “烟火气”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露珠,是真正的接地气,并不是土气、痞气和江湖气。领导干部多一些“烟火气”,能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更好地赢得群众信赖、得到群众拥护。
“好缺点”是种假把戏
(2018年6月5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说自己还是说别人缺点,似乎成了一件很难办、很纠结和很尴尬的事情。不少人或避重就轻、隔靴搔痒,或旁敲侧击、声东击西,总喜欢把缺点说得很巧妙、婉转和艺术,好比“思想按摩”,让人听得舒服,易于接受,于是出现了“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的怪现象。正是在这种风气下,“好缺点”应运而生。
        所谓“好缺点”,就是表面上讲缺点,实际上变着法子表扬,拐着弯兜售优点。比如,讲某个干部缺点时,说他“批评人过于严肃”“加班太多不注意身体”“平时太顾工作,家里照顾太少”“一心扑在工作上,锻炼身体不够”,等等。这样的“好缺点”,说者乐滋滋,听者美滋滋,领导知道了也找不出毛病,可谓皆大欢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终归是有缺点和不足的,而且缺点就是缺点,不应该变成优点。探究“好缺点”现象的原因,还是好人主义在作怪。一些地方和单位,常常是“上级对下级宠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哄着让着,对明摆的毛病缺点和不良风气也是忍着看着”,面对他人身上的缺点往往“不说话、说好话、好说话”的有之,尽放些“空炮”“哑炮”甚至“礼炮”的亦有之。《战国策》中有一名篇,叫《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是大臣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结果因为“妻私我”“妾畏我”和“客欲有求于我”,而被妻、妾和客所美化。现实中这种“好缺点”现象,正是或“私”或“畏”或“有求”的结果。
        “好缺点”,既是一种“烟幕弹”,又是一种“迷魂汤”。其危害,一是坑害了干部,二是败坏了风气。“好缺点”是一种“语言贿赂”,它让一些干部飘飘然、昏昏然,看不清、看不透自己身上真正的缺点,陶醉、麻痹在自我认知中,延误了“治病”的时间,错失了改正缺点的机会,让真正的缺点在“好缺点”的掩护下逃之夭夭,最后病入膏肓。近些年一些落马者感慨,倘若当初有人及时指出他们身上的缺点,有可能不至于愈演愈烈,这虽可能是他们的某种借口,却也引人思考。陈云同志在《论干部政策》一文中曾呼吁,对干部不要“抬轿子”。“好缺点”就是故意在“抬轿子”。如果让“好缺点”现象不断蔓延,而且形成气候,就会毒害整个风气,甚至在政治生活中形成严重的“雾霾天”。
        “好缺点”,既是一种障眼法,又是一种假把戏。得善于剥去“好缺点”的美丽外衣,对其层层深入剖析,不可一带而过,听之任之、听之信之,更不可一笑了之,不当一回事。得敢于对那些喜欢讲“好缺点”的人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教育。好人主义绝不是好人,而是对己对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让这些人得到好处、占到便宜,得势又得利;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得真讲缺点、讲真缺点,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做新时代的改革者
(2018年6月22日)
       
        改革开放40年之际,人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悠悠万事,用人为大。改革再出发,关键还是人。新时代的改革行稳致远,需要一大批与时俱进的改革者。
        “一条心”的改革者。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面对“动奶酪”的改革,有的人半心半意,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对别人要求坚决,改到自己头上时则退缩,改革的蓝图往往写在纸上、停在嘴上,甚至走不出会议室、落不了地,总是悬在半空;个别人三心二意,甚至假心假意,表面在改,暗地里打着小算盘,甚至找退路、寻他路,心思用在了歪门邪道上……改革最重要的是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办;最需要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心改革的人,最需要能够横下一条心,能够豁得出去的人。
        “一股劲”的改革者。现在有些干部有一种松劲心理,有的人开始有“歇歇脚”“喘喘气”的想法,总想躺在成就簿上睡会儿觉,甚至在鲜花和掌声里飘飘然;有的人觉得改革越往前走,难度越大、风险越多,于是开始放缓乃至停下脚步来左右观望,因畏难或怕担责而变得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懒得改”“改不动”成了一些人的心理羁绊。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绝不可能靠“吹拉弹唱”、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特别是进入深水区之后,滚石上山、闯关夺隘,逆水行舟、过滩涉险,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一股气”,一股一抓到底、一以贯之、一往无前的劲,一股“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精气神。
        “一手牌”的改革者。改革开放是大事业,手里没几把刷子不行,后备箱里工具不多更不行。面对专业化水平越来越强、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改革开放,决不能“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工作一团糟”,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革开放的深化,要求各级干部手里既捏着政策法规这张“王牌”,口袋里又装着专业知识这些“硬牌”;既身怀看家本领和核心竞争力,又具有广博知识;既有硬功夫,又有软招数,真正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
        “一身正”的改革者。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是暂时的;而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也是暂时的。一个想在改革开放中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的人,得先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做人。过去有少数人毛病不少,有的表面做好事,底下做坏事;有的既搞改革,又捞好处;有的甚至当面做人,背后做鬼,结果人生归零、事业清零,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身正气洁如雪,两袖清风不染尘。”一身正,便是一身正气、一生正派,肩膀硬、腰杆直,既不搞歪门邪道,又敢同不良习气斗争,不做伪君子,不当两面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身正气的改革者充满人格魅力,既能带头干,又会带着干,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奋斗、一同前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前,改革在很多领域突入了‘无人区’”。做新时代的改革者,以“一条心”合众力,“一股劲”闯难关,“一手牌”解难题,“一身正”聚人心,我们定能在改革“无人区”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做一股“清流”
(2018年7月16日)
       
        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一定过得富贵,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
        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
做“四个一”的改革者
(2018年6月28日)
       
        改革开放40年之际,人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悠悠万事,用人为大。改革再出发,关键还是人。新时代的改革行稳致远,需要一大批与时俱进的改革者。
        “一条心”的改革者。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面对“动奶酪”的改革,有的人半心半意,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对别人要求坚决,改到自己头上时则退缩,改革的蓝图往往写在纸上、停在嘴上,甚至走不出会议室、落不了地,总是悬在半空;个别人三心二意,甚至假心假意,表面在改,暗地里打着小算盘,甚至找退路、寻他路,心思用在了歪门邪道上        改革最重要的是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真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办;最需要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心改革的人,最需要能够横下一条心,能够豁得出去的人。
        “一股劲”的改革者。现在有些干部有一种松劲心理,有的人开始有“歇歇脚”“喘喘气”的想法,总想躺在成就簿上睡会儿觉,甚至在鲜花和掌声里飘飘然;有的人觉得改革越往前走,难度越大、风险越多,于是开始放缓乃至停下脚步来左右观望,因畏难或怕担责而变得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懒得改”“改不动”成了一些人的心理羁绊。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绝不可能靠“吹拉弹唱”、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特别是进入深水区之后,滚石上山、闯关夺隘,逆水行舟、过滩涉险,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一股气”,一股一抓到底、一以贯之、一往无前的劲,一股“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精气神。
        “一手牌”的改革者。改革开放是大事业,手里没几把刷子不行,工具箱里工具不多更不行。面对专业化水平越来越强、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改革开放,决不能“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工作一团糟”,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革开放的深化,要求各级干部手里既捏着政策法规这张“王牌”,口袋里又装着专业知识这些“硬牌”;既身怀看家本领和核心竞争力,又具有广博知识;既有硬功夫,又有软招数,真正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
        “一身正”的改革者。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是暂时的;而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也是暂时的。一个想在改革开放中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的人,得先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做人。过去有少数人毛病不少,有的表面做好事,底下做坏事;有的既搞改革,又捞好处;有的甚至当面做人,背后做鬼,结果人生归零、事业清零,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身正气洁如雪,两袖清风不染尘。”一身正,便是一身正气、一生正派,肩膀硬、腰杆直,既不搞歪门邪道,又敢同不良习气斗争,不做伪君子,不当两面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身正气的改革者充满人格魅力,既能带头干,又会带着干,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奋斗、一同前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前,改革在很多领域突入了‘无人区’。”做新时代的改革者,以“一条心”合众力,“一股劲”闯难关,“一手牌”解难题,“一身正”聚人心,我们定能在改革“无人区”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2018年10月9日)
       
        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没挪动,四处去活动”,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做人做事做官“十法”
(2018年11月26日)
       
        做人做事做官,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好比过河的桥和船,让你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以下“十法”,便是做人做事做官成败、得失与好坏之“桥”与“船”。
        一是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一般而言,人都喜欢或乐于做锦上添花的事,一来顺水人情、省心省力,相对也容易简单些;二来立竿见影,容易看得见、摸得着。锦上添花的事当然可以做,也应该做,而且终归做比不做好,但是更应该提倡和鼓励多做雪中送炭的事。锦上添花是好上加好,往往欢天喜地;雪中送炭是解难济困,常常静水流深。雪中送炭,积德行善。它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困、救人之所危,当他人身处紧急时、关键处、转折点和危险地时挺身而出,扶人于未倾之时、救人于未亡之境。现实中,锦上添花常见,雪中送炭难求。锦上添花是“让人好”,而雪中送炭是在“让人好”的同时“自己也好”。如果说锦上添花是一种“捧场”的话,那么雪中送炭则是一种“救场”,它救的是急,下的是及时雨。做人做事既要学会“捧场”,更要懂得“救场”。
        二是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帮人帮什么、怎么帮?不少人或满足于给钱给物上,给吃给喝给用固然重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帮法,但这充其量是浅层次的,甚至是表面的,也是一时或暂时的,倘若要从根子上帮人,那就得教思想、教理念,就得传经验、传方法,就得扶志、扶智。人们常说,观念是开关,思路是出路。帮助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找到一条更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办法,比什么都重要。给钱给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的东西,而教思想、教理念,传经验、传方法,扶志、扶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上的东西。前者是消费性的,后者是内化于心,可持续性的。授人以鱼让人一时受惠,授人以渔让人一生受益。
        三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凡事首先得知道它“是什么”,也就是“知其然”,这是一般人能做到和必须做到的,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或做得不够,那么这个人必定是浑浑噩噩、迷迷糊糊的“庸人”,是个心中无数、脑中无事的“懒汉”。然而,有的人虽然“知其然”,但往往浅尝辄止,常常只知道个“大概”“也许”“可能”,知道一点便容易满足。应该说,这都是不够的,也不会有大的进步和发展。大凡成功者或高人一筹的人,必定会去表存里、去伪存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不仅知道事物“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分析研究和找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内在规律,这就是“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容易,“知其所以然”不易;“知其然”可贵,“知其所以然”更可贵。“知其所以然”需要更大的勇气、胆识和精神,需要更多的眼力、毅力和韧劲。一个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人,方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和想得更深,会脱颖而出、高人一筹。
        四是逆水行舟与急流勇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在顺风顺水中划行,相对比较轻松自如,难度和压力也不是很大,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总会碰到各种漩涡、暗礁和逆流。逆水行舟就是知难而上,好比滚石上山,这是一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斗志和意志品质,倘若不能“逆风”前行,无异于对命运的屈服和妥协,无异于对自己的放弃和抛弃。如果说逆水行舟需要一种勇气和毅力的话,那么急流勇退则需要一份清醒和自觉、一份淡定和从容、一份理性和明智。急流勇退有时就是见好就收,人得学会见好就收,心不要太大,见好就收折射出知足的心态,透视出知止的胸怀。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起有落、有高有低,人不可能一直或永远在巅峰上行走,或因为老了,那就得服老;或因为后生可畏,那就得让位;或因为力不从心,那就得示弱而不逞强,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抗拒的规律。急流勇退是一种清醒而积极的顺势而为。
        五是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凡是一切务实管用且富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政策措施,都来源于实践,火热的实践才是正宗的“出产地”,其他都是冒牌。而这么简单的道理,有时在一些人那里偏偏是明知装睡,假装不懂。有的人习惯于拍脑袋作决策,凭经验想当然;有的人热衷于宅在机关大楼,躲在深宅大院想对策、出主意;还有的人满足于问计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找思路、寻办法。实践中来的东西,才针对实际、符合实际和切合实际,才真正地接地气、冒热气和有烟火气。反过来,一切思想理论、政策措施对不对头和对不对路,自己或几个人说了不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来评判、来定夺。实践既是发源地和“出生地”,也是试金石和磨刀石。
        六是对标对表与主观能动。对标是为了看齐,把标兵当镜子看差距、当教材去学习、当标杆去对照、当榜样去追赶;对表是为了“准时准点”,以便步调一致、同行同向、同频共振,对照“北京时间”,校准时差,慢的或错的都调到位。对标对表的目的全在于明确方位、提升站位、找准定位,得经常自觉主动地去对标对表,让自己有方向感和精准度,既不会迷失,更不会走丢。然而,对标对表不是要束缚手脚。任何时候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干成事的决定性因素。主观能动性就是积极主动而且自觉地去“想事”“找活”,不满足于“要我干的”,要想方设法去追求“我要干的”。认识上去了,行动就上来了。主观能动性来自于强大的内在动力,源自于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七是善始善终与善作善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源自《史记•乐毅列传》,说的是做人做事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既要善于做事,也要善于把事情做好。善始善终就是要有头有尾。然而,现实中有的人习惯于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开头或开始时一股子劲,口号震天响、措施响叮当,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可是干着干着就“停摆”了,走着走着就“歇菜”了,经不起时间和困难的磨炼;也有的人虽然有头有尾,但只求平平过,只图“过得去”“交得差”,把“做了”当成“做好了”,开头不出彩,结尾不出色。真正有作为者,不但要善始善终,还得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既善于做事,更善于把事情做成做好,不但知道炮弹发了,还要知道往哪发了,这既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考验,又是对一个人作风的检验。做事是一般性的标准,做成事是更高的要求,善始善终是基本的,善作善成是根本的。
        八是“一步三计”与“三步一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得有计划有计谋,有方案有对策。说到计谋,人们习惯把周瑜的“一步三计”与诸葛亮的“三步一计”作比较,于是得出“三步一计”高于“一步三计”之说。其实,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各具特点。“一步三计”思路开阔,考虑问题更加细致而周全,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时对一个问题或事物,“多想一点”和“想多一点”终归是有好处的,决策前“想法多”可以比较和选择,可以调整和修正,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当然,它所要克服的是有时“计”太多,容易被干扰,不知用哪一个才好。而“三步一计”精准度更高,确定性更强。现实中,有的人往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长远眼光,也没有全局思维、系统思维,结果只能囿于眼前,亦步亦趋,而“三步一计”看得更远、更深,需要更高的站位,能够登高望远。“一步三计”让我们谋划工作更周全,“三步一计”让我们思考问题更长远。
        九是“盆景”与“风景”。推进工作典型很重要,“盆景”就是典型。打造“盆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和作用,它不但让荒芜的园地里有一簇或几簇亮点,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示范引领和标杆推动的作用,发挥以点带面效应。“盆景”要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要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还要有传播力和可复制性,这样的“盆景”才不会昙花一现、过眼烟云。“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想办法让“盆景”做大,更多地开花结果,星星之火燎原开来,这是我们推动工作应当有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好方法。
        十是逢山开路与绣花功夫。干事业得有一股子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的闯劲,这股闯劲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胆略。现实中,有的人“车到山前”便退缩;有的人“人到黄河”心便死,或被吓死,或被愁死,看不到出路,想不出办法。其实,任何危机都很有可能是“危”中有“机”,到“绝路”往往会逢生,置“死地”常常而后生,只要心不死,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说逢山开路是闯劲,那么绣花功夫就是韧劲。我们的事业在需要逢山开路这种愚公式的大刀阔斧、开疆拓土无畏精神的同时,也还需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从一定意义上看,当下更多缺的是耐心细致的绣花功夫。逢山开路与绣花功夫一刚一柔、一武一文,不乏刚柔相济,不妨文武兼备。两者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态;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作风。
        方法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路径,也是一种方式。方法里面充满了辩证法,最忌简单、片面和机械,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上这“十条”,既有思想方法,又有工作方法,还有学习方法和领导方法,可以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学习、生活和领导活动中去,让做人做事做官更到点到位。
做人做事做官新“十法”
(2018年12月24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好比方法,方法就是器。此前,曾列出做人做事做官十种方法,修建了一些“过河”的“桥”和“船”,今再列“十法”,对“桥”和“船”作些加固与修缮。
        一是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前行的导向。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是奔着问题而去,针对问题而来,有的是问题倒逼而进行的。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去解决它、消灭它,然而解决的前提在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消灭的前提在于有打击和消灭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发现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也更困难。解决问题需要魄力和行动力,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眼力和判断力。能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靠敏于观察、勤于思考,见微知著、落叶知秋,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事和眼里有活。
        二是“回头看”与“向前看”。“回头看”就是对做过的工作和走过的路进行总结。每一个重大活动、每一项重点工作和每一次重要任务完成之后,都应当及时坐下来、静下来好好地梳理、回顾和盘点一下,作一个阶段性地总结。总结成功的,也总结失败的;总结经验,也总结教训;总结他人,也总结自己,这是非常有益的。总结是很好的学习,也是推进工作、完善自我的好方法。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总结。“向前看”就是去展望和憧憬,充满希望和期待,寻找新的方向和目标。“向前看”是奔着诗和远方去的,能够砥砺自己不断地攀登和求索。
        三是“摸着石头过河”与“蹄疾步稳”。“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一种探索和试行,是在局部或某个领域及环节进行必要的试点,不行则收了、关了或停了,可行则推开。试点是个好方法,通过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再复制或推广开来,循序渐进、梯次展开。“摸着石头过河”目的在于更好地大踏步前行,我们的目的在于“蹄疾”,更在于“致远”,而“蹄疾”也好,“致远”也罢,全在于“稳当”,没有“稳当”一切都是在白费劲,都会落个前功尽弃。
        四是用活“指头”与攥紧“拳头”。钢琴要想奏出美妙的乐曲得靠十个指头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每个指头都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十个指头弹钢琴”是重要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指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攥紧“拳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的能耐当然是重要的,得用活用好,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个人能耐再大,也不如攥紧了的“拳头”有力。“五指分散不成拳”,一个指头打出去不如一个拳头打出去,每个指头用好用活了,又能紧紧地攥在一起,这个“拳头”也就更加有劲有力了。干事既靠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靠团队的合力。一根稻草想扔过墙去是很困难的,而一捆稻草要扔过墙去则容易多了,这便是“指头”与“拳头”的不同效应。
        五是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群众中不但有不少能工巧匠,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力量。我们的历史和全部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的,所以,走好群众路线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方法。走好群众路线,就是我们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和思想理论,既要从群众中来,又要到群众中去。要拜群众为师、向能者求教,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经常问需于民,把群众的表情和脸色当镜子、作方向,让群众来评头论足。事实证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进步,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所以,坚持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不但让脚和身体走到群众中去,更让头脑和感情跑到群众中去,这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
        六是“先标后本”与标本兼治。“标”是一种表面的病症,“本”是引发病症的源头。当遇到矛盾和问题,或者碰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时,该怎么办?怎样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与着力点?这里面有个治标与治本的路径和方法的选择。不妨先标后本,处理好解决问题的“优先级”。“先标后本”就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但它绝不是避重就轻、隔靴抓痒,如果只是一味地治标不治本,整天在“标”上“打转转”“兜圈子”,只是在那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本”的问题永远在那儿,而且还会耽误了解决的最佳时机,更为尴尬的是治好了的“标”也保不住、长不了,甚至出现反复,白费功夫。所以,还是要“先标后本”、标本兼治,病症要缓解,病源要根除。
        七是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靠什么来凝聚人心?靠什么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靠什么来让人心服口服?有的人一味偏重靠物质激励;有的人过分强调靠机会平台;有的人偏执地觉得权力可以让人听话;还有的人迷信拉拉扯扯、吃吃喝喝,搞江湖义气;等等。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真正赢得人心的永远是真理。说话必须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而且善于寓理于事,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道理一旦讲透、讲开,则风吹云散、豁然开朗。一方面要讲道理,另一方面还要讲出感情,要带着感情讲道理,而且讲到人家动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是用来说服人的,情是用来征服人的。人人心里都藏着一块柔软的部分,只要触动到了便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情是最能温暖和焐热人心的,以真情换真心,以真心打开并进入他人的情感世界,既寓理于事,又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入情入理,推进工作便拿到了迎刃而解的“通行证”。
        八是严管与厚爱。好干部是管出来的,好队伍也是管出来的。人的身上都有慵懒松散、自我自在的本能,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倘若管理跟不上,约束到不了位,就会野蛮生长,还会滋生蔓延开来。严是爱,松是害。带队伍不敢严管,迟早要出问题;不愿意、不适应和不习惯严管,迟早要摔跟头。严管“管”出作风、“管”出形象;厚爱“爱”出干劲、“爱”出信心。怎样去厚爱一个人?怎样才算厚爱?对干部的厚爱,体现在理解和信任上、使用和导向上,真正让干部吃苦而不吃亏、受累而不受气、流汗而不流泪、埋头而不埋没。严管与厚爱是带队伍的两只手,都要用、都要硬。
        九是从“最坏处”准备与向“最好处”努力。“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干任何事情都要有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把矛盾估计得充分一点。从“最坏处”准备,就是把有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结果估计和预想到,这样也就没有什么可怕和可担心的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有时“坏处”可能变成“好处”,原本“好处”又有可能演变成“坏处”,危机往往“危”中蕴含着新的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把握住大局和大势、规律和潮流,保持住定力和动力、干劲和韧劲,顺应它向“最好处”争取。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留给有行动的人。坚持不懈地向“最好处”行动,就会春暖花开、柳暗花明。
        十是精于“工笔”与善于“写意”。中国画有两种画法,一种叫工笔画,一种叫写意画。工笔画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注重线条美,一丝不苟;而写意画不太在乎线条,而注重意象,讲究心灵感应,笔随意走,以形写神,在笔墨中表达情感。如果把“工笔”和“写意”比喻成实与虚、细与粗的话,应当虚实兼备、粗细结合。精于“工笔”,就是有些事情要事必躬亲、亲力亲为,“有巧密而精细者”,注重细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善于“写意”,就是有些事情要放胆放手,既撒得开又收得拢,像写一篇大散文那样形散而神不散,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大气磅礴、纵横捭阖。
人,得有一股“拧拉”劲
(2018年12月21日)
       
        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打法叫“拧拉”。以往打球时搓、削、推等比较常见,现在往往对方球过来就直接上手拧拉,“拧”得带劲、“拉”得有力,既好看又管用。拧拉成了乒乓球赛中的关键一招,也是高手过招时的制胜法宝。
        拧拉关乎输赢,人生贵在“拧拉”。如果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比喻成一场球赛的话,高低好坏甚至成败输赢也在“拧拉”。拧拉的好处是给自己拧出机会和主动,拧出干劲和冲劲,拧出气势和斗志。然而,也有一些人恰恰缺少这种“拧拉”精神,有的干工作要么无精打采、疲疲沓沓,要么束手束脚、畏首畏尾,精气神不足。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没有一股“拧拉”劲,是顶不上去、干不下来的。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有一股子气呀、劲呀”,这也正是“拧拉”劲的真谛所在。
        拧拉是一种本领,得会“拧拉”。拧拉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技术,得下苦功夫勤学苦练才会有。现在有些人手里头都是一些“老技术”和“老套路”,好比打球只满足于一般的“搓”“削”“推”,面对新的时代潮流和新形势新变化,只知道“吃老本”,只会“念旧经”“哼老调”,不会“谋新篇”“唱新歌”,常常落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土办法不能用”的窘境和尴尬。拧拉是一种自我突破和自我革新。“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只有不断地勤学苦练,吃大苦、流大汗,不断地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为“拧拉”打下扎实基础。不然“拧拉”就是一句空话,根本无从谈起。
        拧拉是一种勇气,得敢“拧拉”。有拧拉本事的人,未必都有胆略放手拧拉,有的或因丢过分而变得谨小慎微、瞻前顾后起来,怕拧出台、怕拧失误,有的还会变得不自信起来;有的则面临强大的对手,惧怕在先,或面对风云激荡、瞬息万变的赛场,胆怯害怕、裹足不前,眼里只看到挑战却看不到机遇,只看到困难却看不到希望,等等。俗话说:洗多碗的容易打碎碗。拧拉多了,出现些失误是正常的事,大可不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最宝贵的是不怕失败和不忘失败,最值得骄傲的是从成功中走出来和在失败中站起来。特别是,两强相遇勇者胜,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在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的改革大潮中,就得拿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办法。
        拧拉是一种技巧,得善“拧拉”。拧拉是有讲究的,不是说每个球都可以随意拧拉的,得把握好时机,拧拉出旋转、节奏、角度和变化,这样拧拉出去的球才有质量。有的人工作中习惯于凭经验、想当然,决策时拍脑袋、承诺时拍胸脯,出了毛病和问题则拍大腿,最后拍屁股一走了之,有时甚至是来蛮的、动粗的。拧拉不是盲目蛮干,得讲科学方法,厘清可为、可不为和不可为的事情,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办事。
        拧拉的球很旋转,“拧拉”的人生更出彩。拧拉是强者的身姿、勇者的风采,是一种责任担当和英雄气概。学会拧拉、敢于并善于拧拉,多一点“拧拉”劲,便能“拧拉”出新天地、新精彩。
       
       
浩养昂扬“民气”
(2019年2月25日)
       
        近日,又一次到大庆铁人纪念馆参观,不经意间看到一则资料,颇为感慨,思绪万千。
        1964年,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写了一个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提到要有“三股气”,其中,“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而且说到,“民气主要是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强心。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各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气,指的是民众的精气神,是广大民众所焕发出来和凝聚起来的一种气势和气概,说到底就是民心。“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古往今来,民气盛,则凝心聚力、同舟共济;民气旺,则国运昌、国力强,反之则一盘散沙,民弱国衰,分崩离析。汉代晁错《言兵事疏》中说:“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管子》一书也说:“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1919年,当时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刊登了马星驰一幅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漫画。画的右边有无数爱国群众在吹气,而且都集中吹向左侧的三个人,把那三个人均吹翻在地、四脚朝天,被吹翻的三个人就是五四运动中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此画用人口吹气来寓“民气”,表明民气的力量和作用。
        “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中华民族历来重“民气”、讲“民气”和聚“民气”。每当处于重要历史关头,或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面临重大事件和重大任务时,都会成为“民气”迅速聚集和喷发的时候,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回想近现代以来,无论是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华振兴”;无论是唐山大地震、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大地震,还是举办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等,都呈现出“民气”昂扬高涨的壮丽图景。叶圣陶当年曾感叹:“现在各地人民一致起来救国,又悲壮,又热烈,足见民气到底还保存在我们这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丢掉过“民气”,也没有失掉过“民气”,昂扬“民气”一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正因为有了昂扬的“民气”在,我们的民族才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不压垮,才上下一心、奋勇前行。
        昂扬“民气”从哪里来、怎么来?它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又不可能像嘴吹气一样“吹”出来、喊出来。民气,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理想信念,就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冲天豪情,就是把一切困难都踩在脚下的钢铁意志和乐观自信,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诚团结。然而,现实中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压力,面对复杂变化的形势和任务,唉声叹气,说泄气话牢骚话的有之;垂头丧气,怕字当头、不敢斗争的有之;信心不足、底气不够,感到困惑迷茫的亦有之,等等。“气可鼓不可泄。”著名美国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经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对长征做过深度访问,访问后期他曾动情地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昂扬民气来自于这种精神,也孕育出这种精神。昂扬“民气”正是靠一以贯之的信仰、信念和信心,靠一如既往的自尊、自强和自信,靠一往无前的勇气、斗志和意志才能赢得。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溢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这是一个浩养昂扬“民气”的大好时代,更是浩养昂扬“民气”的一种历史必然。
懂得看“桅杆”
(2019年4月4日)
       
        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时,我们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桅杆意味着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
        真正富有预见和远见的人,都懂得并善于看“桅杆”,从“桅杆”中分析研究出事物发展的动态、趋势和规律。毛泽东同志曾经几次提到过看“桅杆”的问题。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曾满怀激情地用诗一样的语言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他还在谈到什么叫领导时说:“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前一句讲“桅杆”预示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后一句讲“桅杆”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从哪里来?就从懂得看“桅杆”中来。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桅杆”是一种信号,它预示着事物的发展将由少量的、个别的东西变成大量的、普遍的东西。看“桅杆”就是把那些苗头性、倾向性的东西辨别出来,然后分析它的走向和演变,从中认识和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从而看出信心和希望来。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迹象的。如果“桅杆”是意味着一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就得提前动手解决它,防患于未然;如果是预示着某种动态和动向,就得提前跟踪、密切注视、及时跟进;如果是昭示着一种大的趋势和大的方向,就得提前布局,尽早尽快地顺应这种潮流。无视、忽视或不懂、不善看“桅杆”,或将导致机遇的错失,让机遇擦肩而过;或老虎来了还以为是猫,以致“灰犀牛”都临近甚至闯入了,还浑然不知,结果猝不及防。
        从现实来看,不懂或不善于看“桅杆”现象的人还有不少。有的人只知道一味低头在“海岸”边上走,眼里压根就不去看“桅杆”,即便是“桅杆”已然跃出海面了,也熟视无睹,看不到,也看不清。有的人或许看了一眼“桅杆”,甚至也会发出尖叫或惊呼声,但往往看过就看过了,对“桅杆”效应不去分析,不去研判,没有预案,不知应对,结果看到了等于没有看到,等等。这都是要不得和很可怕的。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看“桅杆”得有高的站位。政治站位要高,任何时候必须注意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善于把纷繁复杂的事物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用“望远镜”登高远望,用“显微镜”见微知著,看问题才有了高度、深度和角度。还应当看到,有的人虽然站位也高,但却是“近视眼”。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就得“跳出来”看问题,有一个好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经常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去看待和观察事物,脚力、眼力和脑力同时用,“桅杆”便会尽收眼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时代需要更多懂得看和看得懂“桅杆”的人,在看“桅杆”中认清前行方向,把握内在规律,更好地赢得主动、抢得先机,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发帖际遇]: 金榜题名, 勤奋学习,积极发帖,奖励 5 贡献.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4-20 10:44 , Processed in 0.30374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