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自信”三喻

[复制链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8:5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自信”三喻
金  苍
2016年07月07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海昏侯的马蹄金到故宫的石渠宝笈,博物馆一票难求,人们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电影院人头攒动,一年440亿元票房堪称奇迹……

这只是当代中国文化场景的两个“特写镜头”。近年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公众拓展了心灵空间、构筑起精神家园。“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正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何以自信?有三个比喻,值得沉思。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对于我们,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时代的价值航标,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流淌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潜流。奇伟瑰丽、高迈超绝,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对于中国,历史之船已经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要以中国文化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不拒众流、扬帆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截断了河流的脉络;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既不“引进来”也不“走出去”,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7日 04 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微信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00:13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的文化,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和淡定心态。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之由来、发展历程、内在特质、现实状况、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对于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就我国而言,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光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理性清理,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新学等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后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经过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后自我超越的结果,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是中华民族素有的襟怀和胆魄。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深入骨髓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创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们坚信中华文化将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显而易见,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是的,我们应该有而且一定有这个信心,因为我们的这种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凝聚。

  (作者为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4日 07 版)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01:05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中必有文艺繁荣,它是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如果说延安文艺座谈会,旨在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吹响精神号角。“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些激荡人心的理念与期许,激励着广大作家艺术家去创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毋庸讳言,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难得安宁。对于一些人来说,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都在被物化、被抛弃。不少人好像都得了一种迷心逐物、心为物役的“现代病”,得了一种不讲信誉、弄虚作假的“信用缺失症”。中华民族素有的讲诚信、守诚信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和考验。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些论断切中肯綮。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精神世界出现了问题,人的行为就必然会破规失矩。

  如果经济发展了,精神失落了,国家能够被称为强大吗?历史昭示我们,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今天的时代大环境,呼唤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创造这样的优秀作品,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正能量和感染力去“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比如,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组成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虽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但以“爱乐人”的身份,重新拿起青少年时代曾经感动过自己、早已久违的管弦乐器,走到青年学子身边,让青年学子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激励和生命感动,就收到很好的效果。悠扬乐声中,青年学子读懂了“青丝华发,未敢忘忧国”。

  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当文艺生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2日 04 版)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01:55 | 只看该作者
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为重要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格,已浸润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和气魄,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对其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为追求独立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科学性,即革命文化坚持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既扎根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实践,又发展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品格,锻造民族风骨,促进民族自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充分展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秀品质的文化。面向现代化,就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面向世界,就是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面向未来,就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上的旗帜,为当代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升国民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9日 07 版)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03:09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谈文化自信


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除了“不忘初心”,同样备受瞩目的一个词是:文化自信。

这也是公开报道中,一个半月以来,习近平至少第三次提“文化自信”。足见这4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

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

在习近平看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凸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

他进而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可见,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均有大量论述。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履新总书记当天,会见中外记者时即谈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今天,我们整理习近平对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论述,供读者参考。

相信,这些讲话,将对8800余万党员,理解习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有所帮助,也将助益全体国民和世界读懂其对文化的热爱。

谈文化自信

★全党要坚定4个自信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同上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

★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

——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

★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15年11月3日,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

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2014年6月6日,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14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2014年5月15日,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

★讲清楚中华文化 阐释好中国特色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谈革命文化

★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6年4月24日,在安徽考察调研

★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要积极支持老区脱贫攻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2月1日至3日,在江西考察调研

★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015年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

★弘扬延安精神等优良传统

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弘扬延安精神等优良传统,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

——2015年2月16日,春节前夕视察看望驻西安部队

★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

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要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

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年来,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服务国家工作大局、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发挥民间往来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2014年10月29日,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批示

(资料整理:陈振凯、雷龚鸣、何美桦)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06:52 | 只看该作者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些重要论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当前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有必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可贵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对于高扬国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汇聚中国力量的源泉。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艰巨,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坚定的信心、进取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统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价值引领的根本。文化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价值观自信,就不可能做好价值引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认同的基础。当前,面对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势,面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不断渗透的新情况,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无法对人民群众做好价值引领,无法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好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出来,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出来,把中国老百姓真实、生动、鲜活的形象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础。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中华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我们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与充足底气。

  我们的底气来自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气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扎实推进,中华文化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我们的底气来自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特色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八一精神、方志敏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党孕育和发展革命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历史,正是这些革命文化为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蕴涵着中国人民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等崇高品质,彰显着人类优秀精神、理念和情怀的革命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底气来自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和精神,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我们有能力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充实文化自信的底蕴,打牢文化自信的基础。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基础。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须坚定价值观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需要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进一步加大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力度,继续发布“诚信红黑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底色、一种基调,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力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增强文化自豪感。近年来,江西省深入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激活红色基因,突出红色、古色、绿色,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的文化品牌。要继续创新发展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庐陵文化、临川文化、客家文化等区域传统文化,大力创新发展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等江西特色文化,加强景德镇御窑遗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等江西特色文化保护,推出一批赣鄱经典文库,打造江西文化新名片,进一步提升赣鄱文化的影响力。深入实施文学创作重点扶持项目、纪录片创作工程、优秀舞台艺术创作工程、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风格和气派的文艺精品。继续实施江西“青马工程”和省社科理论研究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重点研究基地和立足江西实际的重点学科。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着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发展繁荣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改革组建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江西广电传媒集团,做大做强江西出版集团,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制造、信息、旅游、教育、体育等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加快陶瓷、毛笔、木雕、夏布刺绣、焰火鞭炮等江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业,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继续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举办江西省艺术节、“谷雨诗会”等文艺展演展览,组织好“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等文化服务活动,着力推动文化扶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唱响好声音,着力塑造对外良好形象。形象就是品牌、就是实力。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明显提升了江西对外良好形象,增强了全省人民决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自信心。要继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宣传,大力宣传江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亮点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反映省委省政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新气象新风貌,充分反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改革奋进的精气神。创新传播方式,鼓励全省社科理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单位创作一批短文章、小故事、微视频,讲好江西故事,唱响江西声音,不断提高江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0日 07 版)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10:27 | 只看该作者
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标题值得借鉴:以XX凝聚文化自信)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

  

  国务院将进一步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楼盘、商场、酒店热衷起洋名,“曼哈顿”“威尼斯”到处都是,“瑞士小镇”“加州广场”“爱丁堡”“安纳溪”,让人傻傻分不清是干啥的。

  与本土品牌喜好洋化刚好相反,可口可乐、奔驰都是洋品牌汉化的好例子。深究洋名走红,个中缘由,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缺乏自信的表现。

  语言文字的传播是文化传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汉语文字意蕴深长,在国际文字中具有重要地位。曾经,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字的输入输出使一些人一度丧失自信。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及汉字输入法等技术,不仅使汉字走上了数字化道路,也屹立于国际舞台。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往往是最薄的版本 。

  对民族语言的轻视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曾一度让汉语边缘化。而今,运动员姚明的名字从“Ming Yao”变成“Yao Ming”;“Kongfu(功夫)”“Pinyin(拼音)”等已被收录于英语词典;产品、药品说明书上须配备中文说明;APEC(亚太经合组织)、PM2.5(细颗粒物)、ICU(重症监护室)等字母词有了经审定的规范中文译名……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语言文字更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印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汉字必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通过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中华经典诵读”节日晚会等活动,让全社会更加重视语言文字的魅力。还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建设,分批遴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籍佳作。

  无论是汉语的国际传播,还是传统文化的涵养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基础教育、离不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经过60多年努力,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到70%,但仍有约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交流。“十三五”期间,还需进一步落实好普通话普及攻坚工程,在农村、民族、边远地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应该清醒地看到,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是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都需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源泉。

  (作者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8日 05 版)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11:25 | 只看该作者
大力弘扬“三大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为重要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格,已浸润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和气魄,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对其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为追求独立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科学性,即革命文化坚持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既扎根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实践,又发展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品格,锻造民族风骨,促进民族自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充分展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秀品质的文化。面向现代化,就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面向世界,就是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面向未来,就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上的旗帜,为当代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升国民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9日 07 版)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31:35 | 只看该作者
激发文化活力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发力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幅文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建设新型智库、推动媒体融合、改进文艺评奖、支持戏曲传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改革全面开花,改革成果逐步显现,我国文化建设呈现更加崭新的格局和气象。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雏形初现

  强国须强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2015年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智库的定性定位、建设标准、发展格局、改革思路、管理体制提出原则性意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角声起。同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2月,25家智库被列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区、各行业顺势而为,为智库发展制定规划、统筹协调。江苏、湖南、山东、黑龙江、广东、安徽等地制定本地智库建设的《意见》或《方案》,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区县层级,也出现了智库建设先行先试的探索实践。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初步建立健全了新型智库建设的组织体系、空间载体和扶持政策。

  行业部门纷纷发掘专业力量,联合外部人才,探索科学机制。水利部、农业部、公安部均出台了各自领域智库建设意见,中央财办、中央网信办、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主动借力“外脑”,提出研究选题,与智库对接。  

  大力的政策支持与良好的制度环境,给中国智库带来巨大鼓舞。为寻求自身发展动力,各高端智库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探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将智库研究人员纳入科学研究职称序列,为智库研究人员解决编制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探索建立“智库基金制”;中国科学院专门组建成立了事业法人机构“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统筹院内各类研究资源……

  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智库活力得到极大激发,步伐更加坚实有力。他们聚焦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了一批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

  在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进程中,智库日渐成为辅助决策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十三五”规划出台、“一带一路”倡议、对重大政策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的重要场合,一些智库学者成为“座上宾”,为国建言、服务发展。

  针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各智库也积极解读政策、提出中国观点,凝聚了共识。近日,针对南海问题的一些杂音噪音,知名智库专家在各种场合直面问题、主动发声,以实实在在的史实资料与法理依据,回击不实言论,放大理性声音,有效引导了国内外舆论。

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此,媒体融合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媒体融合,并不意味着媒体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采编平台、传播渠道、技术应用、内部运营和人才结构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这是媒体发展路上的一场深刻变革。

  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积极对原有采编平台进行数字化、全媒化、集约化改造,搭建“中央厨房”等全新融媒体采编平台。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平台上线6个功能模块;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每天至少生产1条全媒头条及多条相关新媒体产品;中国日报全媒体融合新闻中心A、B、C厅已投入使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媒体采编平台上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华云”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平台基本能力搭建。

  传播渠道也在不断拓展。截至2016年5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累计下载量均突破1.2亿,“央视影音”客户端移动端下载量达1.67亿,同时,各媒体纷纷开设微博、微信账号,拓展传播渠道、扩大网络空间影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微博微信“粉丝”总量均过亿。

  改革创新带来了新闻生产效率、新闻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也带来了报道更为广泛的影响力。仅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及所属新媒体共刊发融合报道产品3.2万余条,覆盖受众超40亿人次。人民日报多媒体产品《傅莹邀请你加入群聊》,24小时点击量即突破300万次。新华社客户端推出46场“现场新闻”,累计浏览量超过3400万次。

  融合发展的不仅有媒体行业,还有出版行业。2015年3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先将168个出版融合发展项目列入总局改革发展项目库给予重点支持,出台《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等配套管理措施。

  2015年,国家安排资金2.41亿元,重点支持36个出版融合发展项目。通过扎实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融合共生、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据统计,2015年,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营业收入超过2.1万亿,同比保持了7%以上的中高速增长。作为新兴出版重要业态的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

压缩文艺评奖,坚持“两个效益”统一

  2015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后,各有关部门聚焦“压数量、提质量”,将节庆活动中文艺评奖压缩87.5%、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的数量压缩75.4%,目前所有的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已按照中央改革要求落实到位。

  文化部常设评奖项目仅保留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1项,子项文华奖、群星奖、动漫奖的评奖数量大幅压缩,压缩比例89%,同时取消了所属单位举办的所有全国性文艺比赛和展演中的评奖活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仅保留中国广播影视大奖1项,子项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均为两年评一次,评奖数额从176个压缩到60个。

  中国文联举办的13项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取消1项,保留12项,保留的12个奖项的评奖数量由1123个压缩为248个,压缩比例78%,子项数量由229个压缩为67个,压缩比例71%,三级分项全部取消。中国作协的4个奖项评奖间隔时间统一调整为4年1评,评奖数量从107个压缩为88个。

  以此次改革为契机,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比如,文化部修订了《文华奖章程》;中国文联修订了《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和《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评委库建立实施规范》,修订了12个全国性评奖的章程、细则。

  到底是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还是应重点追求经济效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不少国有文化企业。2015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明确答案。

  对《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各地积极落实,一些举措已落地见效。比如,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这一要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地,完善了本地区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硬件”向“软件”升级

  公共文化服务关涉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近两年来,各地努力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提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本地实际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比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开展全方位对接合作,形成了“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迈出了协同发展的实质步伐。重庆市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物联网服务试点,实行百姓“点单”、政府配送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安徽省扎实推进“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活动,将农村文化活动补助资金从每村2000元提高至每村4400元,由县级文化部门统筹实施,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看戏难问题。

  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文化部于2015年12月印发了部本级适用的《文化部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6年4月公布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具体目录。

  各地不断探索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争取设立购买服务专项资金,积极开展相关购买工作,比如,北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票价补贴试点工作,基本覆盖了全市所有大小剧场;河北、云南、浙江宁波等地将演出、展会承办等公共文化服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陕西省建立“市县为主、省级奖补”的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奖励引导”和“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市县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

  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目前,已探索出浙江文化礼堂、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山东贫困村文化大院、甘肃“乡村大舞台”、江苏镇江“1+X”服务中心、广东中山“2+8+N”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广西来宾“五个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一批符合当地实际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模式。

戏曲振兴迎来最好历史机遇期

  2015年7月,国办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随后,中宣部、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戏曲振兴迎来最好历史机遇期。

  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戏曲类项目162项,资助资金2.46亿元,占总量32.8%;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81家县级国有戏曲院团和47家民营戏曲表演团体进行了奖励,资助资金共计5460万元。

  各地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强化落实举措。北京以强化政府购买服务为抓手,搭建剧目演出推广平台,形成了各种地方戏曲演出和融合的大平台。上海推进国有院团分类改革,从2015年起实施“一团一策”考核,采用“自己讲、同行评、专家点”的圆桌机制,加强创作、演出、管理等硬指标考核。浙江以“传统戏剧之乡”命名为抓手,构建省市县五级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抓戏曲发展的良好态势。安徽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去年全年送戏近2.2万场,实现全省15539个行政村全覆盖,受益的农民近1000万人次。

  除了上述领域的改革,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域,新一轮的改革也已启动。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建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了这项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2880

帖子

99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6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09:32:33 | 只看该作者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就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部署。五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阵地意识明显提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对于全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同志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体现的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坚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但要有坚定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而且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中华民族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我们走自己的路才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现在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文化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愈加凸显。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两个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他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思想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多方面发力,采取多种方法,有力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同志从我们党执政安危的高度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他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各种敌对势力一直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他们选中意识形态领域作为一个突破口,目的就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把人们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全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他要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增强阵地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近平同志严厉批评一个时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政治敏感性、责任感不强,党的意识淡漠等突出问题,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大原则,决不能动摇。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党校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党校姓党,必须引导和促使学员努力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哲学社会科学要旗帜鲜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他特别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要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这个原则和制度不能变。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一切报刊图书、讲台论坛、会议会场、电影电视、广播电台、舞台剧场等都不能为之提供空间,一切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论坛等新兴媒体都不能为之提供方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要高度重视网络斗争,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仅靠宣传思想部门是不够的。各级党委都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要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确保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要注重同思想界、理论界、知识界等方面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

  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他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他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积极传播主流价值。他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少年儿童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青年要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他特别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认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要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他特别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中,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精辟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他强调:要理直气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道德规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对这些领域的工作,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明确要求。

  文艺作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同志深刻分析了文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精辟阐述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他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要坚持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相匹配的优秀作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调要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加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他特别强调,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客观看待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视公共外交,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这些丰富论述,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为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来源:人民日报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创造出来!小军师培训,笔试面试第一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4-19 23:10 , Processed in 0.3559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